跳線極性的基本概念
普通雙芯跳線連接器極性
雙芯跳線A連接器的A端對應B連接器的B端,A連接器的B端對應B連接器的A端。

B極(ji)性(也稱AA型(xing)):
雙芯跳線A連(lian)(lian)接(jie)(jie)器的(de)(de)A端(duan)(duan)對應B連(lian)(lian)接(jie)(jie)器的(de)(de)A端(duan)(duan),A連(lian)(lian)接(jie)(jie)器的(de)(de)B端(duan)(duan)對應B連(lian)(lian)接(jie)(jie)器的(de)(de)B端(duan)(duan)。

MPO/MTP多芯跳線連接器極性
A極性:
MPO/MTP跳線A連接器Key鍵向上,從左到右為01、02、03、04 …… 11、12芯。對應B連接器Key鍵向上為01、02、03、04 …… 11、12芯。

B極性:
MPO/MTP跳線A連接器Key鍵向上,從左到右為01、02、03、04 …… 11、12芯。對應B連接器Key鍵向上為12、11、10、09 …… 02、01芯。

C極性:
MPO/MTP跳線A連接器Key鍵向上,從左到右為01、02、03、04 …… 11、12芯。對應B連接器Key鍵向上為02、01、04、03 …… 12、11芯。

MPO/MTP適配器極性
A極性:
將Key鍵向上與Key鍵向下的兩個MPO/MTP連接器相連。

(A極性適配連(lian)接圖1)

(A極(ji)性適配(pei)連(lian)接圖2)
B極性:
將兩個Key鍵向上的MPO/MTP連接器相連。

(B極性適配連接圖1)

(B極性(xing)適配連接圖(tu)2)
實現模塊化轉接的基本產品-模塊盒

各種極性跳線在實際布線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各自優劣勢
高密度數據中心布線
應用在高密度數據中心中,MPO/MTP跳線可以簡化布線,減少跳線使用數量,我們看看使用不同極性的MPO/MTP跳線所能達到的效果。
1.A極性MPO/MTP跳線
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,采用A極性MPO/MTP跳線進行布線,MPO/MTP跳線通過Type A MPO/MTP適配器連接至模塊盒。設備接口至MPO/MTP模塊盒,兩端采用2種不同極性的雙芯跳線,在實際應用比較混雜,不便于維護。

2.B極性MPO/MTP跳線
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,采用B極性MPO/MTP跳線進行布線,MPO/MTP跳線通過Type A MPO/MTP適配器連接至模塊盒。設備接口至MPO/MTP模塊盒,兩端采用1種極性雙芯跳線。此種應用兩端使用相同的跳線,利于管理。但是下圖中一端1.2芯對應的另一端11、12芯,如果使兩端對應,就需要使用2種MPO/MTP模塊盒。

3.C極性MPO/MTP跳線
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,采用C極性MPO/MTP跳線進行布線,MPO/MTP跳線通過Type A MPO/MTP適配器連接至模塊盒。設備接口至MPO/MTP模塊盒,兩端采用1種常規雙芯跳線。此種應用兩端使用相同的跳線和MPO/MTP模塊盒,利于管理。但此種連接只無法升級到40/100G網絡。

40/100G數據中心MPO/MTP預接端跳線布線
在使用40/100G網絡中,我們使用的是A極性與B極性MPO/MTP跳線進行布線
1.A極性與B極性跳線混合使用
如下圖所示,主干使用B極性MPO/MTP跳線,在設備至配線架使用A極性MPO/MTP跳線,跳線采用A極性MPO/MTP適配器進行對接。如若把A極性MPO/MTP跳線用于主干,兩端設備至配線架就需要分別使用A極性和B極性MPO/MTP跳線。

2.單獨使用B極性MPO/MTP跳線
如下圖所示,所有MPO/MTP跳線均使用B極性跳線,并且MPO/MTP適配器也使用B極性。此種布線方法跳線和適配器都比較統一,布線時不用考慮極性問題。單此種布線不支持使用單模APC MPO/MTP連接器。

從10G網絡(luo)(luo)升級40/100G網絡(luo)(luo),我(wo)們(men)經常用到(dao)上面2種布(bu)線(xian)方式。為(wei)(wei)什么(me)C極性(xing)MPO/MTP跳(tiao)線(xian)無法升級到(dao)40/100G網絡(luo)(luo)呢?下面我(wo)們(men)以40G網絡(luo)(luo)為(wei)(wei)例,40G網絡(luo)(luo)傳輸(shu)只用8芯(xin)來發送和(he)接收(shou)信號(hao)(1-4芯(xin)接收(shou),9-12芯(xin)發送)。QSFP光模塊接口(kou)收(shou)發光如下圖:

左(zuo)側(ce)(ce)光模(mo)塊與(yu)右(you)(you)側(ce)(ce)光模(mo)塊纖(xian)芯(xin)(xin)對(dui)應(ying)關系(xi)(xi)為:左(zuo)側(ce)(ce)12芯(xin)(xin)TX1對(dui)應(ying)右(you)(you)側(ce)(ce)1芯(xin)(xin)RX1,左(zuo)側(ce)(ce)11芯(xin)(xin)TX2對(dui)應(ying)右(you)(you)側(ce)(ce)2芯(xin)(xin)RX2,以此類(lei)推。而采用(yong)C極性MPO/MTP跳線(xian)進行布線(xian),纖(xian)芯(xin)(xin)的(de)對(dui)應(ying)關系(xi)(xi)只能(neng)是12芯(xin)(xin)TX1對(dui)應(ying)右(you)(you)側(ce)(ce)11芯(xin)(xin)TX2,左(zuo)側(ce)(ce)11芯(xin)(xin)TX2對(dui)應(ying)右(you)(you)側(ce)(ce)12芯(xin)(xin)TX1,無法(fa)形成收發鏈(lian)路。這也就是為什(shen)么之前采用(yong)C極性MPO/MTP跳線(xian)進行布線(xian)的(de)高(gao)密度(du)網絡(luo)無法(fa)升級到(dao)40/100G網絡(luo)。